当命运把冠军奖杯硬塞到你手里时,你为什么会选择亲手把它扔掉?
这问题,估计够成都球迷琢磨一整个冬天了。
那个晚上,整个城市的气氛简直比过年还热闹。
就在几个小时前,争冠的最大对手上海海港,居然在北京客场翻了车,1-3输得干干净净。
这消息传来,成都的大街小巷瞬间就炸了锅,这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只要成都蓉城在自己的主场,拿下那个排名靠后的青岛西海岸,就能在联赛还剩两轮的时候,史无前例地登上中超积分榜的王座!
那感觉,就像你买了一辈子彩票没中过,突然有一天,官方打电话告诉你,头奖五百万就是你的,领奖地址都发到你手机上了。
全城的人,无论懂不懂球,都守在了屏幕前,就等着见证历史,等着那声终场哨响后的彻夜狂欢。
剧本已经写到了最高潮,主角只需要上台,签个字,捧起那座梦寐以求的奖杯。
可谁能想到,这出戏的结局,竟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,而且,还是主角亲手导演的。
比赛的哨声吹响,但蓉城的球员们好像还沉浸在“冠军唾手可得”的美梦里,脚下是软的,脑子是懵的。
然后,仅仅30分钟,第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“名场面”就来了。
后场,外援德尔加多拿球,周围空旷得能开party,他有无数种安全的选择,可以传给门将,可以一个大脚开出去。
但他偏不,他选择了一种最骚包,也最致命的方式——原地犹豫,试图秀一下他那华丽的脚法。
就在他思考人生的那一秒,青岛队两名球员饿狼一样扑了上来。
球,就这么“啪”一下,被断了。
对方甚至没费什么力气,一个简单的反击,皮球应声入网。
整个球场死一般的寂静,所有人都懵了,这算什么?
职业联赛?
这失误,简直比我们周末野球场上喝多了的大爷还离谱。
说起这个德尔加多,真不是外人,这哥们儿在中国足球圈混了好些年了,以前在山东泰山的时候,外号就叫“神经刀”。
他能踢出匪夷所思的神仙球,也能送出让你想砸电视的“卧底”大礼。
徐正源教练在这场生死战里派上他,本身就是一场豪赌,赌他今天带的是“神刀”,而不是“神经”。
很不幸,他赌输了。
你以为这就完了?
不,噩梦才刚刚开始。
下半场,另一个外援,刚从俄超租借来的中后卫古尔芬克尔,估计是觉得德尔加多一个人“表演”太孤单,他也来了一出。
同样是在后场,同样是在没什么压迫的情况下,他一脚传球,不偏不倚,像用尺子量过一样,精准地找到了对方前锋的脚下。
人家能客气吗?
又是一个反击,又是一脚洞穿球门,比分变成了0-2。那一刻,电视机前的空气都凝固了,你甚至能听到心碎的声音。
两个身价不菲的外援,在最关键的比赛里,一人送一个“大礼包”,亲手把球队推进了深渊。
古尔芬克尔作为赛季中期才来的新援,本就需要时间融入,在这种决定命运的比赛里,心态和默契上的隐患被无限放大,最终酿成大祸。
很多人把矛头指向这两名球员,骂他们是“卧底”,是罪人。
但冷静下来想想,一场决定冠军归属的比赛,两个职业球员接连出现如此低级的失误,真的只是偶然吗?
或者说,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?
这事儿,恐怕得从他们的主教练,那个韩国人徐正源身上找答案。
徐指导的战术理念,简单粗暴,就三个字——“跑不死”。
他的球队,从比赛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,都必须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,全场飞奔,用疯狂的高位逼抢和体能优势把对手活活拖垮。
这套打法确实厉害,也是成都蓉城能成为中超黑马的根本。
但它就像一把双刃剑,锋利无比,却也极易伤到自己。
它对球员的身体和精神是巨大的消耗。
你可以想象一下,每天训练比赛,你的脑子里都紧绷着一根弦,教练要求你时刻保持百分之二百的专注和冲刺。
时间长了,谁受得了?
尤其是在这种压力山大的争冠战里,当身体已经疲惫不堪,大脑就更容易缺氧,更容易“短路”。
有运动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叫“耶克斯-多德森定律”的理论,说白了就是,压力和表现之间是一个倒U型的关系。
适度的压力能激发最佳状态,但当压力超过一个临界点,人的表现就会断崖式下滑,动作会变形,判断会失误。
成都队球员在场上的那两个失误,很可能就是压力超过了那个临界点,导致神经崩断的结果。
所以,德尔加多的那个看似愚蠢的失误,实际上可能是徐正源这套高压战术体系下,一个迟早会爆发的“BUG”。
球员终究是人,不是永动机。
赛后,徐正源没有甩锅,他一个人走进了发布会现场,面对所有镜头,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:“出现这种失误,100%是主教练的责任。”他把所有的批评和指责都扛在了自己肩上,保护了他的球员。
这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,一个值得尊敬的教练。
但他的担当,却无法掩盖一个更残酷的事实:这支球队,似乎有“心魔”。
把时间往前倒一年,看看2023赛季。
同样的剧本,同样的情节。
那一年,成都蓉城也是一路高歌猛进,大半个赛季都在争冠集团,甚至还当过领头羊。
所有人都以为,拿个亚冠资格总没问题了吧?
结果呢?
到了赛季末最关键的几场比赛,球队突然集体断电,连续丢分,眼睁睁看着亚冠名额从指尖溜走。
历史,总是惊人地相似。从冲击亚冠到冲击冠军,一到最要命的关头,这支球队就好像被施了魔咒一样,自己把自己绊倒。
这不是运气问题,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脆弱,一种面对巨大机会时的不自信。
他们能打顺风球,却总是在需要咬紧牙关的逆风局里,差那么一口气。
比赛的最后时刻,费利佩拼了命地连进两球,把比分扳成了2-2。
但这更像是一首悲壮的挽歌,而不是希望的序曲。
那1分已经毫无意义,争冠的主动权,彻底从自己手里,交还给了对手。
剩下的比赛,对成都蓉城而言,或许已经不是为了积分,而是为了一口气,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支一到关键时刻就腿软的球队。
天赋决定了他们能离冠军有多近,而能否迈过心里的那道坎,才决定他们最终能走多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