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 旧王落幕,新王登基?基金最新持仓曝光:告别宁德时代,拥抱AI龙头
新闻动态
旧王落幕,新王登基?基金最新持仓曝光:告别宁德时代,拥抱AI龙头
发布日期:2025-11-21 15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35

每隔一段时间,围观一下公募基金的季度报告,就跟开奖一样刺激。

这感觉就像你偷偷拿到了学霸们的课堂笔记,想看看他们最近在划什么重点,考点是哪几章。

结果你翻开一看,好家伙,学霸们也在互相抄,而且下笔一个比一个狠。

最新的三季报就给我们上演了这么一出好戏。

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:曾经的海誓山盟说变就变,新欢的K线图是真呀真好看。

这帮西装革履、开口就是宏观闭口就是赛道的基金经理们,用真金白银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现实主义。

先说旧爱,宁德时代。

“宁王”还是那个“宁王”,依然是公募基金的“正宫娘娘”,独享超过2000亿市值的宠爱,把第二名茅台大哥的1200多亿远远甩在身后。

这是A股市场上唯一一个被基金抱团超过2000亿的独苗,牌面拉满了。

但爱情这东西,最怕的就是但是。

但是,基金经理们嘴上说着爱,身体却很诚实地选择了减持。

三季度,大家合计卖了超过5000万股的宁德时代。

他们卖了。不是清仓。但他们卖了。

这动作就很微妙了。为什么?难道是电池不香了,电动车没未来了?

别逗了。

这操作更像是谈恋爱,你的对象太火了,火到整个学校的男生都想加她微信。

虽然你俩感情不错,但你心里也发毛。

万一哪天出点啥事,这关注度带来的踩踏,能把你骨灰都给扬了。

这叫啥?

这叫幸福的烦恼,也叫风险管理。

把基金经理们的操作翻译成人话就是:哥们,这票确实牛,但现在全市场的人都挤在这儿,连食堂打饭大妈都在讨论它。

这车太挤了,我先下车挪挪位置,把赚到的钱揣兜里一部分,去隔壁找找新机会。

万一这边车翻了,我也不至于摔得太惨。

这就像在自助餐厅里,哪怕龙虾再好吃,你也不能光吃龙虾,总得配点沙拉水果,不然痛风警告。

减持宁德时代,就是基金经理们在给自己配的“沙拉”,为了投资组合的健康。

所以,他们的新欢是谁?

答案是CPO。中际旭创、新易盛。

如果你上半年还不知道CPO是啥,那你可能错过了今年A股市场最狂野的一场派对。

简单来说,AI是未来,算力是AI的心脏,而CPO(光模块)就是连接这些心脏的高速血管。

没有这玩意儿,再牛的芯片也只能在家玩单机。

AI是新时代的淘金热,所有人都想去挖金子。

但最先赚到钱、赚得最稳的,永远是卖铲子、卖牛仔裤和开旅馆的。

CPO,就是这场AI淘金热里最靓的那个“铲子商”。

于是乎,我们看到基金经理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,扛着麻袋就冲了进去。

中际旭创和新易盛,这两兄弟直接被买成了基金的第三和第四大重仓股,持仓市值双双干到1100亿以上。

这操作,简直就是把“快种快收”四个大字刻在了脸上。

市场的叙事变了,风向变了,基金经理们必须第一时间调转船头。

你还在留恋旧世界的价值股?

对不起,你的排名可能就要被隔壁追热点的小王甩到姥姥家了。

年终奖还想不想要了?

所以他们需要新故事。越热越好。越性感越好。

还有什么比AI更性感的故事吗?

没有了。

所以他们扑向CPO,就像饿了三天的狼看见了羊。

这背后不是什么深邃的价值发现,而是赤裸裸的业绩压力和同业竞争下的求生欲。

在投资这个行当里,随大流犯错,顶多是“市场不行”;但如果逆流而行错了,那就是“你不行”。

没人敢赌这个。

除了CPO这两位天选之子,工业富联也享受了同样的帝王级待遇。

二季度末基金总共才拿了1.6亿股,到了三季度末,这个数字飙到了6.45亿股。

翻了三倍还多。

为什么?

因为工业富联也卖“铲子”,它是AI服务器的代工巨头。

逻辑,一模一样。

这套逻辑,在港股也同样适用。

商汤-W,一家AI公司,三季度被基金增持超过20亿股。

你没看错,是20亿股。

这说明什么?

说明基金经理们在买入“AI信仰”这件事上,是不分A股还是港股的,哪里有铲子,他们就去哪里。

有新欢,自然就有旧人哭。

谁在哭?银行和电信。

三季度A股被基金减仓超1亿股的个股里,金融板块是重灾区,好几家银行的名字赫然在列。

港股那边,金融和电信行业的个股也是被重点“优化”的对象。

这就很好理解了。

银行和电信,像是你家里那个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,但就是有点无趣的伴侣。

他们稳定,分红也还行,但在一个追求心跳和刺激的派对上,没人会多看他们一眼。

基金经理们手里的钱是有限的,他们要去追逐星辰大海(AI),就必须从这些“柴米油盐”里把钱抽出来。

这是一个左右手互搏的游戏,一边是代表未来的高成长幻想,另一边是代表过去的稳定现金牛。

在三季度这个时间点,幻想,压倒了现实。

所以,你看懂基金经理们的小算盘了吗?

他们不是神,他们也是一群被KPI追着跑的打工人。

他们的操作,与其说是对未来的精准预测,不如说是对当前市场情绪和主流叙事的最大化迎合。

这是一种生存策略,尤其是在一个信息快速流动、热点稍纵即逝的时代。

这种玩法,就是典型的“瞎积薄发”,先不管三七二十一,把所有沾边的概念都买一点,哪个飞起来了就重仓追击,剩下的就当沉没成本。

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抄基金经理的作业,尤其要小心。

因为你看的是他们三个月前交的卷子,等你知道的时候,他们可能已经在准备下一门考试了。

你现在冲进去,很可能就是给他们的胜利果实买单,成为那个山顶上站岗的“显眼包”。

看懂他们的逻辑,比模仿他们的操作更重要。

他们的逻辑是:追逐共识,拥抱趋势,规避风险,保住饭碗。

而我们自己的逻辑应该是:看清他们追的是什么,想明白这阵风还能吹多久,然后摸摸自己的口袋,问自己一句:这铲子,现在卖的是金子价还是铁皮价?

千万别把基金经理的FOMO,当成你自己的投资圣经。

毕竟,他们亏的是基民的钱,赚的是自己的管理费和奖金。

而你,亏的可是自己的真金白银。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