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爱电竞介绍 > 生物制造“首入”国家规划:引爆万亿新赛道,技术与资本的仗怎么打?
爱电竞介绍
生物制造“首入”国家规划:引爆万亿新赛道,技术与资本的仗怎么打?
发布日期:2025-11-22 10:22    点击次数:86

朋友们,魔幻现实主义每天都在上演。

你早上喝的牛奶,可能来自一头牛。

但很快,它可能来自一个巨大的不锈钢罐子,里面住着一群被996基因改造过的酵母菌。

你穿的衣服,用的塑料,开的飞机烧的油,都可能来自这些看不见的打工仔。

最骚的是,这帮小东西吃的是没人要的秸秆,甚至是二氧化碳,拉出来的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高价值宝贝。

这不是科幻片剧本,这是刚刚被官方盖章认证的《十五五规划》里的“生物制造”。

而且给的title是:“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”。

上一个享受这种待遇的,叫半导体。上上一个,叫新能源。

资本的嗅觉比狗都灵,消息出来第二天,A股一个叫“生物制造”的板块,在死气沉沉的大盘里,尾盘硬是拔地而起,跟旱地里长出了韭菜一样。

北向资金这种“聪明钱”,连续五天买买买,买得比白酒都凶。

这味道太熟悉了。

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起手式。

一场盛大的资本狂欢,似乎已经把音响开到了最大。

今天,我们就来把这个被吹上天的“生物制造”扒光了看看,它到底是下一个时代的黄金矿场,还是又一个埋葬散户的华丽巨坑。

一、政策的饭,已经嚼碎了喂到嘴里

成年人的世界,得看懂文件。

这次的《十五五规划建议稿》和过去有啥不一样?

“十四五”的时候,“生物制造”还只是“战略性新兴产业”这个大筐里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土豆。

到了“十五五”,直接被拎出来,跟量子科技、6G、脑机接口这些大神并列,成了“七大未来产业赛道”之一。

地位,直接从“旁听生”变成了“亲儿子”。

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接下来五年,国家要干三件事:

第一,给钱。

成立类似半导体“大基金”那样的专项基金,国家队亲自下场当LP,用钱砸出一条产业链。

第二,给订单。

政府首购、订购,尤其是创新药、生物基材料这些前期没市场的,政府先买单,帮你活下去。

这叫“喂奶”。

第三,给指标。

生物制造过程很多是负碳排的,生产一吨还能顺便吸收几吨二氧化碳。

以后碳交易市场一开,这玩意儿就是真金白银。

等于你开工厂,环保局还得倒贴你钱。

一句话,政策的天花板被掀了。

过去这个行业是自己在小黑屋里摸索,现在是国家拿个探照灯,在前面给你开路,顺便把饭嚼碎了喂到嘴-里。

你唯一要做的,就是争气点,赶紧长大。

二、这玩意儿,到底是个啥生意?

说人话,生物制造就是“微生物代工”。

古代方士炼丹,求长生不老;今天科学家驯化细菌,造万物。

本质上都是一个路子,只不过这次,丹炉换成了不锈钢发酵罐,符咒换成了基因序列,童男童女换成了玉米秸秆。

整个产业链,就像一个大型网络游戏开荒。

上游,是卖装备和药水的。他们不直接打怪,但所有打怪的都得从他这买东西。

“读”基因的,就是卖地图的,告诉你怪在哪里,有啥弱点。

代表就是华大智造,国产基因测序仪的扛把子,把测序成本打到了白菜价,让大规模“筛选菌种”成为可能。

“写”基因的,就是卖定制武器的。

金斯瑞这种,你说要个什么样的基因序列,它就能给你合成出来,帮你打造专属的“超级菌种”。

“改”基因的,就是卖附魔卷轴的。

像博雅辑因搞的基因编辑技术,能精准修改基因,让你的“菌种打工仔”战斗力翻倍,还不容易出错。

上游这帮哥们,属于淘金热里卖水的,旱涝保收。

下游打生打死,他们稳定收钱,商业模式极其性感。

中游,是建公会大厅和提供后勤的。

就是那些卖“发酵罐”、“反应器”和分离纯化设备的。

比如东富龙、楚天科技。

他们就是这个新世界的包工头,下游的老板们想开“细胞工厂”,就得找他们买地盖房、买生产线。

这个行业的好处是,一旦你用了我的设备,后续的耗材、维护都得找我,属于“剃须刀+刀片”模式。

只要下游扩产,他们就能接到订单,业绩确定性很高。

下游,是真正去打BOSS的,也是故事最精彩的地方。

这帮人,就是用上游的技术、中游的设备,真正把产品造出来的。

比如生物医药领域,ADC药物、双抗,本质都是生物制造的产物。

比如生物基材料,凯赛生物用微生物发酵造尼龙,华恒生物造化妆品原料。

他们干的事,就是让细菌吃玉米,然后“吐”出替代石油化工的好东西。

凯赛在新疆搞的10万吨项目一开车,就意味着未来你穿的冲锋衣,可能不是来自中东的油田,而是来自新疆的玉米地。

再比如生物燃料,用废弃油脂造飞机烧的航空煤油(SAF)。

欧盟已经强制要求2025年必须掺2%,我们还是0。

这中间的差距,就是巨大的市场空间。

还有更野的,人造肉、精密发酵造蛋白。

周子未来这种公司,已经在用5000L的大罐子“酿造”蛋清蛋白,成本据说已经快跟养鸡一个价了。

看明白没?所有这些细分领域,目前的渗透率都低得可怜,基本都在1%上下徘徊。

这意味着什么?

意味着巨大的想象空间。

也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。

这就是创业的火山口,跳进去,九死一生。

赢了,就是下一个宁德时代;输了,就是时代的一粒沙。

三、钱从哪来,又流向了谁?

市场不相信故事,只相信钱。我们来看看,到底是谁在用真金白银下注。

第一种钱,叫“北向资金”,俗称“聪明钱”。

这帮外资鬼精鬼精的,10月30号一天就净买入生物制造板块超过12亿,把茅台和隆基都晾在了一边。

他们重点加仓的,是恒瑞医药、凯赛生物这种有产品、有业绩的行业龙头。

这帮人是正规军,打的是阵地战,求稳。

第二种钱,叫“两融资金”,也就是借钱炒股的。

这帮人是“敢死队”,玩的就是心跳。

板块的融资余额一个礼拜暴增近20亿,说明杠杆资金在跑步进场。

像东富龙这种,融资买入占了快三成,几乎没人融券做空,摆明了就是一群赌徒在单边押注。

这种钱来得快,去得也快,是市场情绪的放大器。

第三种钱,叫“产业资本”,也就是公司大股东和高管自己。

这才是最硬的信号。

凯赛生物的股东要花3-6个亿增持,价格上限比现在股价高一大截。

华恒生物搞回购做员工激励,解锁条件是未来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不低于30%。

这说明什么?

当厨子开始在饭店大堂狂吃自己做的菜时,你大概可以相信这菜没毒,而且味道可能还不错。

第四种钱,叫“VC/PE”,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。

这帮人是真正的猎手,投的是未来三五年的趋势。

2025年三季度,投向生物制造的钱同比暴涨73%,已经超过了前几年最火的创新药。

而且,北京、深圳、常州这些地方政府基金,跑步进场当LP,出资占比首次超过30%。

政府出钱,VC出人,科学家出技术,一场“炼金术”大戏的演员和舞台,都已就位。

四、泡沫是勇者的奖章,还是傻子的墓志铭?

吹了半天,我们得泼点冷水。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神话,更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
生物制造面临的坑,一点都不少,而且个个都可能致命。

第一,技术路线的“大转盘”。

现在主流是发酵法,万一明天实验室里某个小天才搞出了更牛的酶法,或者化学催化法取得了突破,你今天花几十亿建的生产线,明天就可能变成一堆废铁。

技术颠覆的风险,是悬在所有重资产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
第二,产能过剩的“大内卷”。

一个东西赚钱,所有人都会一拥而上。

光伏、LED、液晶面板的故事,还历历在目。

现在规划中的PHA、PDO产能,已经是全球需求的好几倍。

可以预见,两三年后,价格战的刺刀就会见红。

到时候,比的就不是技术了,而是谁更能熬,谁的现金流更厚。

快种快收的模式下,先发优势可能很快就会被规模优势淹没。

第三,政策预期的“大摆锤”。

现在大家嗨,是因为预期打满了。

但万一欧盟的碳税雷声大雨点小,万一国内的补贴力度不及预期,市场的热情就会瞬间结冰。

政策给的蜜月期,随时可能变成“离婚冷静期”。

第四,地缘政治的“大铁拳”。

美国已经发布了《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目标》,核心思想就是“去中国化”。

半导体被卡脖子的故事,会不会在生物制造的上游设备、核心菌种上重演?

这谁也说不准。

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。

2019年的半导体,大家还在怀疑“国产行不行”;2020年的新能源,大家都在担心“产能过剩”。

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。

今天的生物制造,像极了当年那两个故事的开篇:政策点火、渗透率极低、龙头估值不算离谱、业绩爆发在即。

甚至,它还多了一张“零碳”的王牌。

在碳中和这个全球最大的政治正确面前,生物制造的绿色属性,让它拥有了比前辈们更强的确定性。

所以,与其纠结这到底是不是泡沫,不如问问自己,当一个时代级的机会出现时,你是在场内感受心跳,还是在场外吃瓜吐槽?

毕竟,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曾是泡沫的一部分。

泡沫是给勇者的奖章,也是给傻子的墓志铭。关键是,你要分清楚自己是哪一个。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