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沙的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,终于等来了停火,可谁能想到,这只是另一场噩梦的开始。联合国拍着胸脯保证的17万吨援助物资,听着像座金山,结果落到每个人头上的,可能连一粒沙都分不到。
整个10月份,每天只有区区20辆卡车能开进加沙。这点东西要分给160万流离失所的人,连喝口干净水都成了奢望。所有人都想问,那说好的17万吨物资,到底被谁吞了?卡在哪了?
一张废纸的停火协议
10月10号的停火协议,听着挺美,结果呢?就是一张纸,风一吹就破。撑了短短18天,到10月28号就彻底炸了锅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声令下,空袭再次把加沙城和汗尤尼斯变成了火海,连希法医院附近都未能幸免,当天就砸死了9个人。
哈马斯赶紧出来撇清关系,想保住这脆弱的停火。但加沙人心里跟明镜似的,暴力从来就没停过。哈马斯端着枪在街上“维持秩序”,只要有人被指控抢了援助物资,下场不是当场枪决,就是被打断双腿。律师穆门・纳图尔只能躲在弹孔遍布的屋子里,吓得不敢出门,生怕被拖出去当众处决。
国际社会的大型“嘴炮”现场
说句不好听的,国际社会在这件事上,纯属瞎起哄。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0月25日还高喊“国际部队很快进驻”,话音未落,国务卿鲁比奥就来了个神补刀:这支部队必须得以色列“满意”才行。
这话一出,谁都听明白了,这哪是去维和的,这不就是去给以色列当保镖的吗?哈马斯那边只认联合国,以色列非要自己挑人,两边根本谈不拢。埃及和土耳其嘴上喊着愿意派兵,身体却很诚实,谁也不想去蹚这浑水。
你想想,以军还占着加沙53%的地盘,10月19日刚扔了153吨炸弹,现在还要把“黄线”往外扩。这时候谁去当“国际部队”,不就是等着挨炸吗?更别提双方的互相扯皮了,哈马斯说不撤兵就不交人质遗体,以色列回怼不交遗体就别想撤军。特朗普急得直放狠话,可除了卡塔尔象征性地应和两声,根本没人动真格。
百姓在废墟里怎么活
战争里最苦的,永远是普通人。两年打下来,加沙快7万人没了,160万人无家可归。当20万加沙人拖家带口,沿着拉希德沿海公路返回北方家园时,看到的不是希望,而是无尽的废墟。
伊斯梅尔·扎伊达回到加沙城,站在自家房子前,整个人都愣住了。房子还在,但整个街区都没了,邻居的房子全成了瓦砾。他平静地说出这句话,却比任何哭喊都让人心碎。更现实的问题是,粮食价格飙到了战前的三倍。
联合国那17万吨物资,听起来能救命,可实际上呢?联合国人道主义负责人汤姆·弗莱彻自己都承认,整个援助计划的资金仅到位28%,每周需要190万升燃料才能运转。没钱没油,计划再好也是废纸一张。
结语
结果就是,加沙因饥荒和营养不良死亡的人数已经升到了463人。医院里,120个新生儿因为没电开动呼吸机而命悬一线。流离失所的乌姆哭着说,她连一条过冬的毯子都没有。
和平从来不是靠嘴喊出来的,也不是靠几份脆弱的协议就能实现的。当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,当援助物资只存在于新闻稿里,所有的“和解”都显得无比讽刺。以色列和哈马斯在未来治理上分歧巨大,谁都不肯让步。要我说,别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了,先让那17万吨物资进来,让加沙人有口饭吃,能活过这个冬天,比什么都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