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爱电竞介绍 > 《Fami通评分引争议,《空洞骑士:丝之歌》32分是否真的公平合理?》
爱电竞介绍
《Fami通评分引争议,《空洞骑士:丝之歌》32分是否真的公平合理?》
发布日期:2025-10-10 16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19

游戏业界的大事件又来了!日本知名游戏杂志《Fami通》刚刚公布了最新一期的游戏评分,引发热议。向来被玩家奉为“评分指南”的《Fami通》居然将备受期待、全球知名的银河恶魔城游戏续作《空洞骑士:丝之歌》评分定格在32分,仅比及格线高出一点。这一结果惊掉了一众玩家的下巴,它的名气和质量真的只能值这么多分吗?而另外两款新游戏《范马刃牙:血之竞技场》和《永久与神树的祈愿者》的评分也是不温不火,它们能否在市场中突围成黑马?评分到底意味着什么?是硬核评测结果,还是营销策略中的一环?不妨随我一探究竟。

先来看看这次评分里最让人“心碎”的游戏——《空洞骑士:丝之歌》。这款游戏的前作《空洞骑士》曾斩获全球多个奖项,被誉为银河恶魔城类游戏中的神作,全网都在等它续作的发售。《Fami通》的评分却似乎在给这款宝藏游戏泼冷水。32分是什么概念?按照《Fami通》的评测标准,评分在40分满分的基础上,只能算是“中上水平”。这与IGN历史性9分的高赞评价相比,两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落差。玩家们几乎要炸了: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留言,“《Fami通》是不是对《空洞骑士》有偏见?”也有人质疑评分的公平性。究竟发生了什么?32分是否真的符合这款游戏的实力?让我们暂且按下疑问,从评分背后的故事说起。

这次评分事件引发的争议不仅来自玩家内部,还有许多行业媒体和评论员也加入了讨论。一派人认为《Fami通》玩的就是“狠”,用苛刻的标准来展现权威。他们的评分涉及到多项评测维度,如游戏性、画面、音乐和创新性,任何一个方面拉胯都可能影响得分。而《空洞骑士:丝之歌》虽在画面艺术风格和音乐制作方面继续保持高水准,但或许游戏性上的提升不足以惊艳。这些论点似乎在试图为《Fami通》洗白,但另一派的声音更刺耳——有人猜测评分或许是被商业利益左右,毕竟《Fami通》和日本本土厂商的关系一直被玩家所质疑。游戏评分真的能做到完全客观吗?加入消费者心理判断后,这个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普通玩家们对此的反应则更接地气:有的人无奈地吐槽,“32分?别管它,咱自己玩起来开心就好。”还有人调侃,“反正能打通首领的,我都觉得它值40分。”评分与实际体验的隔阂,成了这场讨论中的热议焦点。

在评分争议最火热的时候,《空洞骑士:丝之歌》官方团队倒表现得非常克制,没有公开指责评分,反倒是呼吁玩家“冷静对待”,并表示“评分只是一个参考,最终体验才是关键”。这一举动平息了一些玩家的怒火,但舆论并没有完全安静下来,暗流依然涌动。一些粉丝开始挖掘《Fami通》过往的评分记录,质疑他们是否对独立游戏存在偏见。《Fami通》此前就曾给许多备受好评的独立游戏低分,包括《死细胞》和《艾迪芬奇的记忆》。而与独立游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大厂制作的3A游戏往往能够拿到更好的分数。这种情况让部分玩家开始怀疑评分的公正性,甚至有人呼吁应该对媒体评分建立监督机制。另一部分玩家则表示,“评分标准是公开透明的,这不能算是偏见,更可能是独立游戏本身的设计局限。”两方观点一时难分高下,但就这次事件来评分争议的火焰显然并没有完全熄灭。

就在大家以为32分的争议快要过去时,评论员突然爆料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,引发了惊天反转。一位知名游戏博主发布视频称,几个参与评分的评测员并没有完整游玩《空洞骑士:丝之歌》!他们只玩到了前15个小时,而这一部分内容偏向基础教程和地图适应阶段,远未涉及后期复杂的战斗机制及剧情爆发。这一爆料瞬间掀起了新一轮的讨论狂潮,矛盾彻底激化。许多玩家原先认为评测“公正客观”的观点被彻底颠覆,“如果没玩完整体游戏,那评分还有意义吗?”更有人提出:“评测员自己都没认真玩,还评分什么?”此言一出,火药味十足。有媒体重新审视《Fami通》的评分标准,发现它确实没有对评测员的游戏体验时长做硬性规定。这一漏洞让整件事变得更具争议性,也让那些此前被低分压下的独立游戏重新成为讨论焦点。对于粉丝而言,这样的反转更是让他们恍然大悟:评分并非真理,体验才是关键。

事件似乎有所平息,但危机并未真正消失。《Fami通》和玩家之间的裂痕已经显露,据此引发的更深层次问题才刚刚开始。一些玩家开始意识到,以媒体评分为购买依据可能并不明智,因为评分本身就存在主观性。业界也爆发了一些更广泛的争论,比如是否需要引入新机制监督评测员的工作质量。这种分歧不仅影响到《空洞骑士:丝之歌》,也波及到了另外两款同样被打出不高分的新作:《范马刃牙:血之竞技场》和《永久与神树的祈愿者》。相比之下,后两者似乎完全被低分淹没,几乎没有获得任何市场主流关注,而这又更加强化了一个群众观点:“低分几乎会直接扼杀一款新作的商业潜力。”事态逐渐复杂化,各方立场也在逐步对立,尤其是对媒体评分的信任度问题,似乎已经成了一场无解的拉锯战。

用大白话来说,《Fami通》的评分系统这次真的戳了玩家的痛点。对于《空洞骑士:丝之歌》打出32分,本质是一次商业与媒体之间或有矛盾的体现。有人说,《Fami通》评分高冷,体现专业水准;也有人说,它的苛刻标准是自娱自乐,跟市场真实体验背道而驰。别的不说,但至少从这次事件来评分本身是带有强烈主观性的,甚至可以说,这种评分机制里的漏洞颇值得商榷。不如直接说句公道话:游戏评分本该是玩家的参考,而不该左右他们的选择。

游戏评测究竟意义何在?在看似公正的评分机制背后,我们又是否能够坦然接受媒体的主观性?还有,如果评测员没有完整体验游戏内容,评分还能称得上客观吗?你怎么期待在评论区听到你的声音!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