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都想错了,以为歼35是福建舰的专属,其实真正的主角是辽宁舰和山东舰。
当福建舰那条充满未来感的电磁弹射轨道,把歼-35稳稳地推向天空时,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了“弹射”这两个字上。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,全世界能玩转这套东西的,也就两家。从零到二百七十公里的时速,一眨眼的功夫,误差控制在十几厘米内,这技术实力没得说。
但央视的报道里,真正有意思的地方,往往藏在不起眼的角落。比如,那句轻描淡写的“最大起飞重量接近30吨”。这个数字远不是外界猜测的24吨那么简单,它几乎是在宣告,这架飞机的心脏,也就是发动机,已经强大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。
这颗强悍的心脏,让歼-35拥有了一种极其可怕的能力:“弹滑兼容”。说白了,它既能在福建舰上玩高科技的电磁弹射,也能回到辽宁舰、山东舰那种滑跃甲板上,靠着自身的大力气硬生生飞起来。这一下,整个棋局就活了。
以前,大家总觉得滑跃起飞是辽宁舰和山东舰的瓶颈,没法让重型战斗机满油满弹地出发,战斗力总感觉差了那么一口气。西方的一些分析更是断言,这种航母跟五代机基本无缘。可歼-35用接近30吨的体重,和单台超过12吨的加力推力,直接把这个论断给推翻了。
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辽宁舰和山东舰这两艘航母,一夜之间就具备了搭载隐身五代机的能力。它们不再是只能执行有限任务的平台,而是能携带射程近500公里的霹雳-17,去敲掉对方预警机、加油机的狠角色。这种战斗力的跃升,不是简单的一加一,而是让整个航母体系发生了质变。
机腹那个可以塞进六枚霹雳-15的弹舱,设计得也很巧妙,品字形排列,把空间利用到了极致。而且看那深度,未来塞进更大的对舰导弹或者远程空空导弹,也不是不可能。配合空警-600预警机,一个在暗处踹门,一个在明处清场,能把航母编队的打击范围延伸到1500公里开外。
英国人还在为他们的“威尔士亲王号”能搭载F-35B而津津乐道时,我们这边已经悄悄实现了三艘中大型航母的五代机全覆盖。这种系统性的布局,让三艘航母的舰载机可以互通有无,后勤和作战都能高效协同。
所以,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确实很震撼,但它更像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发布会,向世界展示了我们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。而歼-35的“弹滑兼容”,才是这场发布会背后,那份没有明说、但分量更重的“技术白皮书”。它改变的,不只是一艘航母的战斗力,而是整个中国海军的远洋攻防格局。
真正让人深思的,从来不是一两件新装备,而是它背后那套看不见的工业体系和迭代思路,你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