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 北京社保基数新调整,个人与企业分担竟有新变化?
新闻动态
北京社保基数新调整,个人与企业分担竟有新变化?
发布日期:2025-08-12 02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22

2024年,北京社保缴费基数下限设定在6821元,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,日子都变得不大轻松。按这个标准,员工每月要缴720元社保,公司方面则需要再支付1800元,算下来直接影响了两边的钱包和心情。

在朝阳区做设计的小林,刚拿到工资条就有些发愁。底薪7000元,扣完社保和个税,到手刚刚超过6000元,而房租就要花掉4500元,剩下的还要应付日常开销,日子几乎月月见底。小林认为社保缴得不少,却用不上,眼前压力更实际,“希望能少扣一点,好歹能喘口气”。而类似小林的感受,在北京这些年轻人中越来越常见。

企业的日子也并不轻松。西城区的小餐馆老板王姐,每月光是给员工缴社保就要用掉一天多的流水,这让本就利润单薄的餐饮业负担沉重。她不得不把服务员底薪压低,再用各种补贴凑够基数线,这种做法实际影响了员工的稳定感,招人也变得难上加难。王姐的算盘很实际:社保基数一涨,成本全堆在企业这边,“基本上只要工资低于基数线,企业还是要按下限标准缴,实习生和新人更吃亏”。

最让员工和企业都难受的,就是缴费基数和实际工资的错位。比如刚入职的实习生月薪5000元,却必须按6821元缴社保,到手工资又要缩水,企业还得多掏钱。一些科技公司为了招人,不得不采用“试用期低缴、转正补齐”的变通方案,这种现象在职场并不罕见。员工觉得钱扣得冤枉,企业觉得政策太死板,双方都难有好心情。

可是,社保本来是为长远保障作打算。像在丰台区的退休教师张阿姨,就觉得缴得多才保险,养老金才跟得上生活。但她儿子却盯着眼前:“现在收入不高,未来老了会不会吃亏还说不准,有时候真不如把钱拿在手里更放心。”这样的对比,在年轻人和灵活就业者中普遍存在。数据显示,2024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较去年涨了5%,初衷是让大家保障更多,可现实里低收入群体和小企业叫苦,政策的美意转化不太顺。

综合来社保基数的提升虽是好事,能提高未来保障,实际操作中却容易让低收入者和企业难以承受。如果能让政策更灵活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差异,让企业和员工都觉得有盼头,也许才能真正发挥社保的托底作用。眼下,怎样在保障和生活之间找平衡,可能是每位职场人和企业主都得认真算细账的事。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