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女排在第20届世锦赛上1:3输给了法国队,连8强都没进去,这个结果确实让大家有点没想到。
这场球输了,也平了咱们女排在世锦赛上的最差战绩,上一次这么不顺还是2010年俞觉敏带队那会儿。
这场关键比赛,队长兼主力接应的龚翔宇,打得确实不太好,赛后自然就被球迷们拎出来讨论了。
要说龚翔宇,那可是队里的老将了,里约、东京、巴黎三届奥运会她都去了,还拿过里约奥运会的金牌。
可偏偏打法国这场球,她看着完全不像个经验丰富的老队员,反而紧张得动作都有些走形。
比赛一上来,中国队3:5落后,正是需要主心骨站出来的时候。
结果龚翔宇连续两个进攻都没打过去,比分一下子就变成了3:7。
这种时候,队长不光是要自己得分,更重要的是稳住大家的心态,可她自己好像先乱了,进攻打不开,也没能帮队友们缓过劲儿来。
主教练赵勇看情况不对劲,在4:9的时候就把龚翔宇换了下去,让唐欣上来试试。
这么一换,龚翔宇就在场下坐了好长一段时间。
直到第二局打到21:21的节骨眼上,教练才又让她上去。
她上场之后,倒是和王媛媛配合拦网拿了1分,把比分追到了22:22平。
可惜最关键的时候,中国队还是差了口气。
24:23我们都拿到局点了,结果被法国队的大力发球给冲垮了。
一传一乱,二传张籽萱就没法组织快攻,只能把球扔给主攻,结果李盈莹扣球失误了。
接着,好不容易来个到位的一传,张籽萱想打个背飞,但高意不怎么擅长这个,球直接被人家摁了下来。
就这么着,25:27,最要命的第二局丢了。
要是这局能咬下来,后面的比赛会怎么打还真不好说。
后面的第三、第四局,龚翔宇虽然一直在场上,状态比第一局强了点,但还是撑不起右边的进攻。
整场比赛打完,她才拿了8分,作为一个主力接应,这分数确实说不过去。
她扣了16次球,就成了6个,成功率只有38%,这对于一个主要得分手来说,的确是太低了。
其实龚翔宇进攻不强这事儿,球迷们早就念叨好久了。
她的优点是技术全面,一传、防守、小球串联这些活儿都干得不错,所以一直被叫做“保障型接应”。
以前郎平或者蔡斌带队的时候,队里有朱婷、张常宁、李盈莹这些能砸的攻手,龚翔宇进攻上的不足就被盖住了。
她不用非得去下球得分,做好后排保障,偶尔打几个就行。
但现在的中国女排不一样了,主攻和副攻的攻击力都下来了,这时候就特别指望接应这个位置能站出来得分。
龚翔宇打弱队还凑合,可一碰上强队,她得分效率低的毛病就藏不住了。
这么多年,队里也不是没想过给她找个替补,但选人的思路一直没变,总想找个和她差不多的,既要保障好,进攻还得厉害。
结果挑来挑去,一直没找到特别合适的。
要是换个想法,直接用一个只管进攻的强力接应,那整个队伍的一传体系和战术打法都得跟着大动干戈,这个风险太大了。
不管是郎平、蔡斌,还是现在的赵勇,好像谁都不敢轻易去赌这一把。
比赛打完,龚翔宇接受采访的时候看着挺平静的,甚至可以说有点乐观。
她觉得输球主要是因为法国队发球太厉害,把我们的一传冲乱了,所以一攻打不出来。
她也承认对手打得非常好,但觉得一场球的输赢不能说明所有问题。
她这个乐观的态度,球迷们却不怎么认同,觉得有点想得太简单了。
大家看到的是队伍在硬实力上的差距,而不是简单的状态不好。
反倒是另一个接受采访的王媛媛,说得更实在一些。
她也说法国队发球冲击大,但同时也点出来,我们自己的拦防没做好,特别是对法国队那几个主要得分手,根本没限制住。
确实,法国队的卡绍特、恩迪亚耶、罗塔尔这三个人轮着来,我们一个都摁不住,网口跟筛子似的。
有意思的是,王媛媛自己这场球是打得最好的,拿了全队最高的15分。
比赛结束的哨子一响,法国队员抱在一起庆祝,我们这边呢,好几个年轻队员都坐在地上哭了。
跟她们比,龚翔宇和王媛媛这两个老将情绪上要稳定得多。
龚翔宇最后还说,虽然输了,但大家伙儿都拼尽全力了,也看到了以后能进步的地方,相信队伍会越来越好。
可球迷们现在最担心的,就是这个“越来越好”到底怎么来。
如果队伍不调整人,不改变打法,还用这帮人这么打,那下次碰到强队,很可能还是这个结果。
这种输球后的淡定和乐观,在着急上火的球迷眼里,反而更让人心里没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