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斯克在10月31日的Joe Rogan播客中,再次强调智能手机将在未来5到6年内逐步淘汰,取而代之以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主导的通信方式。他将传统手机定位为“过渡性工具”,预测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将逐渐被无缝的“思维互动”取代。这一展望建立在Neuralink脑植入技术的最新进展基础上。11月初,马斯克在Joe Rogan播客和X上反复强调:“未来不会有手机,只有Neuralink。” 他不同凡响的X帖子又引爆了舆论。从2024年的直白宣言,到2025年8月的“手机将仅为AI渲染像素的边缘设备”,OS和App“将成为过去式”。这观点听来狂热,但也引发争议:究竟是天才预见,还是营销泡沫?
为啥马斯克会持有这种“反手机”观点?简单说,马斯克的逻辑,根植于他对人类-科技融合的痴迷,又融合了Neuralink的进展和AI爆炸式增长。他看到了通信+脑机+AI这三个方向,而大多数人,只看到两个,或者一个,更多人还在半信半疑。看看人家自己的表述吧:1.手机是“笨拙的中介”。他认为智能手机如“中世纪羊皮纸”——依赖屏幕、触摸和有限带宽,无法匹配大脑的“光速”处理。在2025年8月X帖中,他写道:“手机/电脑将只是AI的边缘节点,直接渲染像素和声音……传统OS和App将消失。”AI将“预知”用户需求,生成个性化内容(如视频/音频),无需手动浏览App。2.Neuralink的“思维革命”。作为Neuralink创始人,马斯克视脑机接口为终极解药。2024年5月,他分享首位患者Noland的经历:通过思维控制手机/电脑。2025年10月,他很兴奋的预测:“Neuralink升级将让用户在反应游戏中碾压人类。”并进一步提出了长期愿景:植入芯片桥接神经信号,实现“全脑带宽”——信息直达大脑,无需外部设备。马斯克还将脑机手术比作LASIK眼科手术:10分钟植入,成本降至1000-2000美元。 3.最富有技术含量的一个理由:马斯克认为,智能手机的带宽限制已难以支撑AI时代的高负载,服务器无法高效向数亿设备实时传输视频或复杂数据。 取而代之的是本地AI计算,由xAI和Tesla的下一代芯片(如AI5和AI6)驱动,用户可通过语音或思维实现互动。 这一想法也呼应了一种新趋势,例如Meta的马克·扎克伯格推进AR眼镜,以及OpenAI的萨姆·奥特曼探索AI代理,但马斯克更侧重于直接神经连接,甚至可能用于“治愈”失明或扩展人类感知。不过呢,强大的创意再大也得从实际出发。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的临床进展虽引人注目,但仍处于早期阶段。截至11月,仅有两名患者公开分享了积极体验,其中一名是29岁的Noland Arbaugh,他表示,这项技术“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”,现能用意念玩游戏、上课并进行演讲。 公司暗示Noland可能获得设备升级或额外植入,但尚未确认完成。另一名是ALS患者,已通过意念控制机械臂,第三名参与者近期加入试验。 然而,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(FDA)的持续审查,以及早期线缆“回缩”导致信号衰减的技术问题,已多次延缓进程。自2022年起,FDA就对电池和线缆安全表达担忧,尽管Neuralink获“突破设备”认定。手机行业自然不接受这种“自我否定式”的看法。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·库克在7月31日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及8月1日的CNBC访谈中表示,人工智能不会使iPhone过时,而是将“增强其核心功能”,并提及苹果2025年完成的七项AI相关收购。 神经科学家等专家也持谨慎态度,他们指出大脑的复杂性可能要求10年而非5年的开发周期,以应对数据隐私和潜在黑客风险。 市场研究机构IDC预测,2025年生成式AI手机将占全球出货量的30%(约3.7亿台),整体手机市场增长0.6%至1%,但长期来看,AI和穿戴设备的分流可能影响传统销量。这一讨论已开始影响手机生态。制造商如三星和谷歌正加大本地AI功能的投入,例如升级Siri和Gemini助手,以适应边缘计算需求。脑机接口市场融资额在2025年已达数十亿美元,推动苹果Vision Pro和Meta AR项目的价格竞争。 欧盟AI法案等监管举措正引导公司注重伦理设计,而App开发者可能需转向AI代理服务,以应对潜在的无屏趋势。马斯克的观点,或许夹杂个人野心:Neuralink估值已超50亿美元,需要让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愿景保持高度兴趣。
那么,短期(5-6年)内,手机会被完全取代吗?话说马斯克经常在X平台上分享对未来的大胆预测,这些预言多涉及科技、AI、太空、交通和社会变革。这些个预言命中率备受争议。根据外部分析(如Reddit、Quora和Forbes报道),他的整体准确率约30-50%,其中40%部分实现(主要是AI/电动车方向,推动了行业进步),30%完全实现(如电力瓶颈),30%失败或延期(如太空/自治)。马斯克的“失败”常因时间表乐观(如多次预测“明年自治”),但愿景如电动车革命已成现实。 因此,批评者称其为“过度承诺”,但支持者视之为创新催化剂。就回到“未来不会有手机”这个预言吧,他预测5-6年内实现,但争议也很大。在网上的讨论中,不乏用户嘲讽:“让马斯克碰我大脑?做梦!” 总之,马斯克的观点燃了媒体大辩论——手机时代或如翻盖机,渐行渐远。但正如他X帖:“AI将超出世界。” 未来5年,我们拭目以待——或许,苹果会变成下一个诺基亚,你的下一个“手机”不在手上,而在脑中。无论时间表是否如期,这一智能手机演变——从触摸屏向思维桥接的跃迁——已然启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