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这怪不怪,林诗栋在瑞典大满贯决赛决胜局9平的时候,面对一个不转短球,他居然选择摆短而不是侧身抢攻,结果球擦网后被莫雷加德一板反手直线给打穿了。 就这么一个球,让他又丢了一个冠军。 这家伙可是世界排名第一啊,但从今年2月登顶之后,整整七站比赛了,一个单打冠军都没拿到手。 每次都是差那么一点点,三次打进决赛,五次闯进四强,四次输在决胜局,你说这心里得多憋屈?
咱们来看看这七站都是怎么输的。 深圳亚洲杯半决赛3-4输给梁靖崑,重庆冠军赛决赛1-4输给王楚钦,澳门世界杯决赛1-4输给雨果,多哈世乒赛八强战3-4又输给梁靖崑,美国大满贯半决赛3-4输给张本智和,横滨冠军赛十六强战2-3输给邱党,瑞典大满贯决赛3-4输给莫雷加德。 这些比赛我看了一些,说实话林诗栋的打法有点被研究透了,对手都知道怎么对付他了。
林诗栋有个老毛病,就是爱退台。 他身高也就1米78左右,不算高,一退台护台面积就小,体力消耗还特别快。 我看技术统计说他对阵莫雷加德的时候,退台后回球质量比近台下降了23%呢。 还有数据说他对雨果的时候正手失分率高达38%,这确实有点吓人。 他反手是猛,但现在对手都学聪明了,锁死他反手第一版上手的线路,逼着他退台,然后他就被动了。
林诗栋的反手确实厉害,用的是蝴蝶Dignics 09C胶皮,平均时速能达到112公里,在现役选手里绝对是顶尖水平的。但问题是他太依赖反手了,正手使用率才32%,远低于顶尖选手45%的平均水平。 你看世界杯决赛对雨果,人家就是通过台内摆短和反手捅长来限制他的抢攻,结果他就没办法了。 张继科以前说过,正手弱、反手强的人很难登顶,因为步法也不会强,只有正手强的人才有希望登顶。 我觉得这话有点道理。
林诗栋的心态波动也是个问题。 顺风球的时候他打得跟砍瓜切菜似的,可是一旦逆风,或者遇到恶战,他就容易掉链子。 横滨冠军赛对邱党,第三局关键分时他一次反手拧拉失误后就变得犹豫了,连续放弃进攻机会,结果爆冷出局。 多哈世乒赛对梁靖崑,决胜局8-6领先的时候,他急着想终结比赛,连续两次正手进攻失误,又被逆转了。 数据显示他在领先时的失误率高达61%,这心理素质确实地加强。
还有啊,林诗栋今年已经打了12站以上的比赛,兼项太多,体能消耗太大。 瑞典大满贯期间,他曾在21小时内连续参加三场比赛,总时长超过420分钟。 美国大满贯输给张本智和之前,他刚打完混双半决赛;横滨站输给邱党的前一天,他在男双比赛中苦战了五局。这种强度,铁人也扛不住啊,肯定影响技术发挥和判断力。
外协选手现在对林诗栋的研究可透了。 张本智和的教练团队搞出了“前三板逼退台、相持中突然变直线”的办法来对付他;邱党专门攻击他正手位结合部;雨果则用高抛发球破坏他接发球的节奏。 莫雷加德赢了之后还说:“他退台我就笑,中远台是我的游乐场。 ”这话说的,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。
林诗栋自己也知道问题在哪。 输球后他承认三大问题:退台过于频繁,反手过度依赖,正手进攻难以施展;接发球是薄弱之处;心态失衡严重。 他说要重点提升正手的杀伤力,接发球要强硬起来,把弧线控制稳定以减少失误。 “下次一定要敢打敢拼”。 这话听起来是挺有决心的,但具体怎么做还得看行动。
蔡振华当年对刘国梁的那套方法,现在看来说不定对林诗栋也有用。 就是暂时退出一些重要赛事,专心进行针对性训练。 技术上得改变过度依赖反手的习惯,加强正手杀伤力和发球变化,打造更全面的技术架构。 心理上也得加强辅导,通过模拟高压比赛场景,培养他在关键时刻的应变能力。
所以你看,这世界第一的排名,对林诗栋来说到底是光环还是枷锁?拿了第一之后反而七站无冠,这压力得多大啊? 要是你,你会怎么调整?
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