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爱电竞介绍 > 惊天骗局!直到否认《龙腾虎跃》,才知他为何逆转影业
爱电竞介绍
惊天骗局!直到否认《龙腾虎跃》,才知他为何逆转影业
发布日期:2025-08-09 12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40

2025年8月,《捕风追影》的映后活动现场,一位影迷送给成龙一份精心制作的“85部核心动作电影长卷”。 成龙认真浏览后,突然指着其中一部电影说:“1983年的《龙腾虎跃》是假的! 那是用我的废片找替身拍的。 ”现场一片哗然。 这部被点名的电影上映于1983年3月4日,导演署名陈全(部分资料标注罗维联合执导),香港票房仅199万港元,讲述兄弟联手对抗反派的故事,但成龙从未承认它是自己的作品。

《龙腾虎跃》的实际制作过程堪称荒诞。 1979年,成龙因《蛇形刁手》《醉拳》爆红后,嘉禾与邵氏争相以数百万高薪邀其加盟。 但成龙当时仍与导演罗维的公司签有合约。 罗维为阻止他跳槽,拿出一份空白合同让成龙签字,声称“手续后补”。 成龙出于信任签下名字,却不知罗维在合同上动了手脚,原定10万港元违约金被用毛笔在“十”字上添了一撇,篡改成“千万”港元。 当成龙宣布解约时,罗维以此勒索天价赔偿。

这场纠纷的逆转充满戏剧性。 罗维公司一位退休老管家主动找到成龙,揭发了合同篡改细节。 这位老人曾因讨要退休金被公司拒绝,成龙当时掏出仅有的3000港元存款塞给他。 多年后,老人为报恩挺身作证:“合同是我亲手改的,罗维命令我在‘十’字上加了一撇。 ”这一证词成为成龙反击的关键。 最终,罗维的勒索计划破产,成龙顺利加盟嘉禾。

《龙腾虎跃》正是罗维报复成龙的产物。 成龙跳槽后,罗维公司陷入财务危机。 为榨取剩余价值,他将成龙未采用的废片(如《拳精》《笑拳怪招》片段)重新剪辑,再找替身演员补拍近景和背影,拼凑成一部“新片”。 影片中成龙镜头多为远景或侧脸,替身拼接痕迹明显,色调不一,被观众嘲讽为“半脸人电影”。 真正的男主角惠天赐在海报上被隐去,宣传语却高调标注“成龙主演”。

成龙曾试图通过法律阻止该片上映,但未成功。 《龙腾虎跃》上映后口碑崩塌,媒体批评其“粗制滥造”“欺骗观众”,票房仅199万港元,远低于成龙同期作品。 罗维的造假行为并非孤例。 同一时期,香港影业黑帮势力渗透严重。 1991年,竹联帮大佬王羽为拍摄《火烧岛》,用胁迫手段凑齐成龙、刘德华、梁家辉等五大影帝:梁家辉被绑上直升机,刘德华收到夹着子弹的剧本,家人被“保护”。 最终这部黑帮操控的电影票房仅1100万港元,成为影帝们的职业生涯污点。

版权欺诈同样泛滥。 1989年,广州市新时代影音公司宣称从香港俊威贸易公司购得电影《法外情》版权,支付2.5万元后在内地发行录像带。 但实际版权所有者香港思远影业公司从未授权,法院判决新时代公司侵权,赔偿4.6万元。 此类案件催生了行业规则改革。 1984年,香港演员工会推动合约标准化,明确要求标注演员实际参与镜头比例,防止“挂名主演”乱象。

成龙本人也多次成为版权受害者。 1970年代,他将故事创意口述给外国编剧后,对方反诉剧本版权归属,迫使成龙赔款50万美元。 这一教训让他彻底转向自主创作。 离开罗维后,他成立威禾电影公司,完全掌控剧本、拍摄、发行权。 《警察故事》系列从场景设计到特技调度均由他主导,甚至自购保险应对高危镜头。 这种模式奠定了《红番区》《尖峰时刻》的国际成功。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近年影视行业的造假手段从“物理拼接”升级为技术欺诈。 2022年,李力持宣传翻拍《喜剧之王2018》,自称“无厘头喜剧之父”,但星辉公司早在1998年合约中已买断版权。 法院认定其攀附经典名称构成不正当竞争,判令赔偿损失。 2024年,打假人王海多次揭露直播间售假:疯狂小杨哥销售的“原切牛肉卷”实为拼接肉,李佳琦直播间赠品检出非法添加抗菌剂,东方甄选“有机土豆”销量远超认证产量。 技术进化了,但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的本质未变。

回看《龙腾虎跃》,它的价值早已超越影片本身。 罗维公司因该片信誉破产,最终退出影坛。 而那个用3000港元善意改变局面的老管家,与成龙再无联系,却成了香港影业维权史上的匿名符号。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