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BC这次真翻车了!
谁能想到,全球知名的英国广播公司(BBC)会栽在一场“剪辑门”上?
一份被《每日电讯报》扒出的19页内部举报备忘录,直接将这家老牌媒体推上信任危机的风口浪尖。
备忘录里的细节堪称颠覆认知——为了给特朗普扣上“国会山骚乱煽动者”的帽子,BBC王牌节目《全景》竟然恶意拼接他的演讲,把相隔54分钟的两段话硬凑在一起,还删掉了关键的和平呼吁。
这波操作被白宫痛批“纯纯的假新闻”,而随着更多内幕浮出水面,BBC的麻烦显然才刚刚开始。
事件的核心争议,集中在2021年1月6日特朗普的那场演讲。
根据内部备忘录披露,《全景》节目在制作相关报道时,进行了刻意的剪辑操作:先截取特朗普“我们要走向国会大厦”的表述,紧接着无缝衔接“要拼死战斗”的片段,随后直接切入民众游行的画面。
但原始演讲中,这两段话中间相隔54分钟,且特朗普明确提到“以和平而爱国的方式让呼声被听见”,这段能还原真实语境的内容,被节目完全抹去。
丑闻曝光后,特朗普在其个人社交平台TruthSocial上连续发文,直言“包括总裁蒂姆·戴维在内的BBC头号人物都垮台了,因为他们篡改我完美演讲的事被抓了现行”。
他还特意感谢《每日电讯报》揭露“腐败记者”,并称“外国媒体干涉美国大选,是民主的灾难”。
白宫方面也迅速跟进,不仅由新闻秘书卡罗琳·莱维特表态“BBC不配再出现在英国民众的电视屏幕上”,还在社交媒体发布表情包,暗指特朗普的影响力“扳倒”了BBC高管。
这并非近期BBC首次因报道偏见引发争议。
据英国文化、媒体与体育委员会10月中旬公布的官方记录,BBC阿拉伯语频道自去年10月7日以来,仅涉及加沙冲突的报道就需每周更正两篇,累计已出现超过80次事实性错误。
有具体案例显示,该频道曾在一则报道中,将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发射火箭弹的画面,错误标注为以色列军方空袭,导致舆论误导,后续虽进行更正,但已造成广泛影响。
反对反犹太主义运动随后发布声明,明确指责BBC向许可费支付者“推送哈马斯宣传”,并呼吁启动独立调查。
面对这场跨洋舆论风暴,英国政界呈现出鲜明分歧。
自由民主党领袖埃德·戴维爵士发出警告:“我与蒂姆·戴维有政见分歧,但看到美国白宫声称主导其垮台,所有人都该警惕这种外部干预。”
而保守党与改革党则将事件视为推动BBC改革的契机。
保守党领袖凯米·巴德诺赫直言:“两人辞职是应该的,但这只是冰山一角。
前顾问普雷斯科特报告揭露的制度偏见,绝非两次辞职能解决。”
她还专门点名要求管控BBC阿拉伯语频道,整改报道乱象。
改革党领袖奈杰尔·法拉奇的态度更为强硬:“这是BBC的最后机会!
若不彻底改革文化,就会爆发拒绝缴纳许可费的民众叛乱。”
他建议任命私营部门高管主导变革,打破现有内部生态。
据了解,BBC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英国民众缴纳的年度许可费,目前这笔费用标准为每年159英镑,约合1400元人民币,数百万英国民众因不满BBC的报道偏见,已发起“拒缴许可费”的倡议。
目前,BBC主席Samir已确认将于周一致信议会文化、媒体与体育委员会,就演讲篡改事件表达遗憾。
但公众的关注点早已超越单一事件的道歉,更多人质疑的是BBC内部根深蒂固的问题。
正如凯米·巴德诺赫所言:“BBC的文化根本没改变,仍被意识形态活动家主导。”
而奈杰尔·法拉奇的疑问更是戳中关键:“靠强制许可费生存的媒体,若不能证明公正性,凭什么要求公众买单?”
BBC的“剪辑门”丑闻,本质是媒体公信力的一次失守。
无论是恶意拼接演讲,还是中东报道的频繁出错,都暴露了其在客观公正上的缺失。
媒体的核心价值在于传递真相,唯有坚守底线、正视问题,才能重新赢回公众信任。
希望这场危机能成为推动行业反思的契机,让真实、公正成为新闻报道的唯一准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