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 周恩来的三个未竟心愿,邓小平全部拒绝,毛泽东只同意一个
新闻动态
周恩来的三个未竟心愿,邓小平全部拒绝,毛泽东只同意一个
发布日期:2025-10-26 17:33    点击次数:86

1974年3月,周总理的健康再次亮起红灯。长期的劳累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的癌症再次复发。

因此,周恩来不得不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,接受了第二次电灼手术,可惜效果并不理想,反而情况变得更糟了。

那时候,周总理每天的尿中带血量达到了200毫升,再加上长期未能治愈的心脏病的困扰,他的身体就像一艘在风雨中摇晃的小船。

过去,周总理那让国内外人士都称赞的风采,也开始出现了老年人常见的斑点。

每当周总理想早点站起来工作,但因为失血过多和呼吸加快时,他都不得不接受输血治疗。

到1976年初,周总理已经经历了13次不同规模的手术和80多次输血治疗,身体上的肉眼可见的部分,早已变得枯萎如干木。

当时,周总理心里已经有了准备,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安全随时都可能受到威胁。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不测,他决定在自己还清醒的时候安排好后事。

他咬紧牙关,语气坚定地对妻子邓颖超说出了三个心愿。看着妻子满眼泪水,认真听着并连连点头,周总理这才闭上眼睛,陷入昏迷。

1976年1月8日,周总理静静地离开了我们,邓颖超紧握着邓小平的手,传达了周总理最后的心愿。

小平同志听完后坚决表示:“一个都不行。”毛主席听说后,语重心长地说:“最多只能答应一个。”

那么周总理的临终遗愿到底是什么?邓小平同志为何坚决不同意?毛主席又为何只同意其中一项?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周总理留下的三个令人感动的遗愿。

三次表达忠心,依依惜别周总理

周总理离世后,邓颖超守在他的床边,望着他紧闭的眼睛和苍白消瘦的脸,眼泪瞬间涌了出来。

邓颖超扶着拐杖,缓缓走到周总理的遗体旁,脚步缓慢无力。她已无多余的力气大声呼唤,只能弯下腰,轻轻吻了一下周总理的额头,以此作最后的告别。

1976年1月8日中午,周总理离世的消息迅速在党中央传播开来,许多老一辈的同志都赶来为他送行。

小平同志在两年间频繁进出医院,多达几十次。这一次,他再次步履蹒跚地走进医院,面容显得格外疲惫。

周总理去世后,遗体整理妥当,小平同志就来到隔壁休息室,去安慰邓颖超同志。周总理和小平同志是几十年的亲密战友,也是情同手足的挚友。邓颖超同志听到小平同志的慰问,心里的悲痛也得到了一些安慰。

大家寒暄了一阵后,邓颖超擦干眼泪,就开始向小平同志和其他老同志们转述周总理临终前的三个愿望。

其一:没有保留骨灰;其二:不修建陵园;其三:不举行追悼会,更不举办遗体送别会。

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私和真诚!那么,党中央会实现周总理的三个愿望吗?

不能,只因那是我们最敬爱的总理同志。别说党中央不乐意,就算是中国老百姓得知这个遗愿后也不会同意。

邓小平同志当时就说:“不行,周总理是我们国家的总理,我们要送他最后一程。”

接着,党中央的各位领导都当场表态,没有人希望我们的总理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开。

邓颖超一时说不出话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比起对周总理的深情与不舍,她更希望能帮丈夫完成那些未完成的心愿。

最后,现场的领导们都不同意这个请求。邓颖超拿不准主意,只好等着党中央的进一步安排。

到时候,周总理的遗体会按照他生前的意愿,被送到北京医院的太平间进行医学解剖研究。

与此同时,党中央迅速召开紧急会议,对周总理的后事做出了最终决定。

按照党中央的安排,周总理的告别仪式将会准时进行,并且一切都会按照预定的程序来。

关于遗体的安排问题,需要得到毛主席的同意才能继续下一步的计划。毛主席会怎么反应呢?

最后,为了理解周总理推动丧葬改革的用心,毛主席向党中央回复说:“只同意这一点”。

1976年1月8日深夜,周总理的遗容整理完毕,停放在北京医院的一间房间里,棺材正对着户外。

周总理的灵堂周围摆满了白色的花圈,花圈下面是一排排整齐的塑料花盆。这就是周总理灵堂里的一切。

1976年1月10日,周总理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,全国上下为表达哀悼之情,纷纷降下半旗。人民群众自发前往北京医院,排起长队,为周总理送别。

告别仪式举行了两天,除了中央的一些领导外,还有两万多人获得了吊唁的机会。

为了让大家心里好受一些,送周总理灵柩的车特意开过了有几十万人在路边等着的长街。

在群众向周总理告别后,灵车直接前往了八宝山火葬场。

1976年1月10日晚上7点,周总理的遗体慢慢被送上运输带,送入火化炉中。随着四面八方响起的阵阵哭声,周总理最终离开了我们。

1976年1月15日,由小平同志主持的周总理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。

当现场的哀乐响起时,小平同志忍不住抽泣,连握着悼词的双手也跟着颤抖起来。

与你分别的心情,我们都为了梦想而努力。

1976年1月15日晚上,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追悼会终于结束了。邓颖超在几天的哀伤之后,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,带着周总理的骨灰盒前往了北京郊区的通县机场。

那时候,邓小平同志回到了办公室,期待着周总理的骨灰能够顺利安放的好消息。

在机场附近,一架小型飞机缓缓升空。飞机稳定后,一名工作人员手持装有骨灰的盒子,将骨灰轻轻撒向了北京城。这个地方,是周总理生前工作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,他一生致力于建设祖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

第二把骨灰撒在密云水库,这是周总理在新中国成立后,为了给人民解决用水难题,倾尽心血建成的最大水库。

第三份骨灰撒在了天津海河的入海口,那里是青年时期的周总理发起革命活动并与爱妻邓颖超相遇的地方。

周总理的遗愿终于实现了,小平同志听到这个消息后,也悄悄地松了一口气。

那段时间对小平同志来说非常艰难和低落。恍惚间,他想起了五十年前,自己还是个年轻人,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而到法国打工学习的日子。

他回忆起当年因为钱不多,和周总理一起在一个小房间里铺地睡觉的情形。

每当他饿得肚子咕咕叫,一觉醒来,总会发现枕头旁边放着周总理留下的半块牛角面包。

那些日子再也回不来了,邓小平同志心中充满了哀伤,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……

1920年10月,邓小平同志和四川的同学们一起乘坐轮船,去法国打工学习。

那年11月,周总理从天津出发,后来到了上海,他也踏上了一艘前往欧洲的法国邮轮,参加勤工俭学的活动。

那时候,他们俩从未见过面,但命运的安排悄悄地把这对相差六岁的兄弟联系在了一起。

后来由于国内财政紧张,小平同志失去了援助金,不得不中断学业,靠做零工来维持艰难的生活。

在这段时间里,小平同志遇到了周总理领导的“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”,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加入。

1922年,随着青年团队伍的日益壮大,那些去法国留学的学生大多数家境贫寒。

为了维持生活,周总理建议开一家豆腐店,而从计划到经营,这项任务都交给了小平同志。

在小平同志的领导下,“中华豆腐店”开始营业,当时店里只有一种普通的老豆腐出售。

后来,豆腐店出了名后,又增加了豆浆、豆腐脑、豆腐干等多种豆制品。

每当店里工作繁忙时,周总理也会卷起袖子和裤脚,加入帮忙。那时,这家豆腐店在当地华侨中享有很高的声誉。

从那以后,共青团有了活动资金,大家不再只是喝白开水吃半个牛角包,还能品尝到美味的中华菜肴了。

在1923年,周恩来创立了一份革命杂志《赤光》。邓小平那时还是个年轻小伙子,在队伍里主要负责杂志的印刷和油印工作。

由于小平同志当时年纪轻轻,力气大,干活又利索,常常得到周总理的接连表扬。

两人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的同事变成了像亲兄弟一样。有时,因为小平同志忙于印刷工作,脸上总是沾着油墨,周总理和其他人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叫“油印博士”。

谁能料到,当年那些在欧洲创立青年团体和从事印刷工作的年轻人,为了追求革命理想,他们的深厚友谊竟然能持续半个世纪之久?

那是邓小平同志记忆中最温暖、最深刻的一段时光,后来时间仿佛一把刀,割裂了那段美好的回忆。

邓小平同志忽然回忆起了往事,他一边吐着烟圈,一边想起了过去的种种,不禁露出了微笑。笑了一会儿,他又陷入了沉思。

经过多年的战斗,英雄已经老了。

周总理离世后,除了邓颖超和邓小平非常难过,还有一位在病床上的老人几次痛哭失声。他就是我们的毛主席。

1976年1月15日,周总理的追悼会如期举行。年迈的毛主席躺在床上,听着小平同志念着自己修改过的悼词,顿时泪流满面。

他没办法站起来去医院和老朋友告别,也无法拖着那几乎不能动的双腿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仪式。

只能一遍遍地听哀歌,看来自世界各地朋友的哀思信件,不断沉浸在悲伤中...

在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里,周总理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,他对毛主席的军事策略总是全力支持,从不动摇。

如果没有当年周总理慧眼识人和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,毛主席或许就失去了领导革命的机会,新中国的面貌也可能大不相同。

1932年初,当时红一方面军的领导人毛主席提出,先攻打农村的地主庄园,再组织民众力量一步步包围城市。周总理非常同意毛主席的观点,他们两人密切合作,最终取得了漳州的大胜。

从那以后,周恩来同志一直在中央苏区遵循毛主席的建议来指挥战斗。

在革命的关键时刻,周恩来总理始终支持毛主席,并与毛主席一起踏上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征程。

在长征结束后,周总理继续积极工作,全力支持毛主席成为红军的最高领导人。这一举动改变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格局,并确立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团队。

毛主席和周总理就像一对好朋友,互相配合,一起努力,让新中国变得越来越好,每一步都走得更稳。

自古以来就有“年轻时结交好友,老来怀念旧交”的说法。周总理的离世让晚年时期的毛主席感到更加孤寂,悲痛之中,他提笔写了一首诗来怀念周总理。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