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 以色列上套了!美国又递刀子又送绞索,背后的捧杀战术藏不住了
新闻动态
以色列上套了!美国又递刀子又送绞索,背后的捧杀战术藏不住了
发布日期:2025-10-09 15:05    点击次数:117

以色列现在看着是美国手里捧着的“心头宝”,可真要扒开细看,这捧的不是糖,而是个铁烙印。要钱有钱,要武器有武器,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票更是毫不迟疑地砸出去,美国的姿态像是全力护犊子。但这一切很可能是在把以色列架到火上慢慢烤。

先瞧几条明摆的账。本轮巴以冲突以来,欧洲十国相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,西班牙干脆撕毁了与犹太财团的军事合作合同,还直接驱逐相关人员。这不是单纯的政治立场变化,而是历史里翻出来的熟页,“西班牙驱逐令”式的态度。法国的马克龙,一开始被扣着“亲犹”的帽子,最近也转向,承认巴勒斯坦国,原因就在于国内压力和对犹太大资本介入本国政治的反感。表面的客气之下,欧洲列强早开始跟以色列保持安全距离。

如果说欧洲是刀口伸出来还收着,那拉丁美洲是根本没打算收。哥伦比亚、智利、玻利维亚直接宣布和以色列断交,这不是个别气头上的情绪化动作,而是区域性的集体决策。原因很直接,拉美不少国家在历史上都遭过西方资本的收割,而犹太财团在他们眼里就是这种新殖民主义的代表。反美情绪和反资本情绪一叠加,敢硬刚以色列也就不难解释了。

但美国的逻辑更复杂。它一面允许以色列在战场上一路推进,一面在国内给犹太利益团体堆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位。放眼美国政界、金融界、传媒业,犹太力量足以左右白宫决策,影响美联储政策,掌握好莱坞的话语权。这光鲜并不是单纯的优待,而是一种转移。美国在把自身的社会矛盾慢慢导向犹太群体。

三亿多美国人,有人在失业线上苦熬,有人在高通胀里勒着裤腰带,而少数犹太精英富可敌国,还能在国际事务上呼风唤雨。这种叙事一旦牢固成型,公众的愤懑就会有个具体对象。美国精英阶层真不懂这风险?绝对不是。恰恰相反,他们很可能正是这种叙事的导演,因为它帮国家找到一个对内对外的“共用敌人”。

在对外,敌人可以是一个国家;在对内,敌人可以是特定族群。这种安排,让利益运转的空间极大。以色列被绑在战车上冲锋,表面是领衔主演,实际上是被书好剧本的演员。等国内矛盾累积到无法掩盖,或者全球舆论完全逆转的时候,美国政府就有了甩锅的对象,“都是犹太集团的错,是他们绑架了美国!”

欧洲在历史上对犹太群体的迫害故事已经够长,今天他们虽然与美国结盟,却从不在心底放下戒备。承认巴勒斯坦、取消军事合作、驱逐人员,这些动作背后是老账本上的熟手笔。中东局势的炸点,一旦触发他们的民族心理,本能反应就是切割关系。欧洲的沉默往往是为了等待周期,更有杀伤力。

而美国的算盘摆在那。现在全世界的资本力量,有不少是在关注甚至觊觎犹太财团手里庞大的财富。巨额游资、跨国公司股份、新闻传媒集团、高科技产业投资,这些都是可直接变现的硬通货。眼下有政治保护伞,有外交护栏,谁也碰不了。但一旦舆论翻转、保护伞收起,这些资产就可能变成被各方哄抢的“无主之肉”。

巴以冲突激化不仅让以色列付出大量军费和政治成本,还让它在国际场上的孤立程度前所未有。美国这种“无底线支持”的姿态,看似帮忙,实际上拉的是长线。他们是在培养一只肥羊,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可以宰杀。债务危机、政治内斗、通胀失控,美国内部的所有危机都需要一个可以对公众解释的出口。当“是犹太集团逼着我们这么干”的话被抛出来时,愤怒就会有了明确的方向。

在这种局势下,以色列的安全根本算不准。小国的极限在于不得不依赖大国的保护,而这种保护的底色如果是利益计算,它的有效期就不会长。过去的欧洲犹太人,从经济支柱变成了替罪羊,只隔了几次政治风向的转变。今天,这个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重演。

资本的嗅觉很敏锐,它不会放过任何一次集中收割的机会。西方老钱和新兴资本集团都不可能无动于衷,甚至一些国家主权基金都对犹太财团的资产有深度兴趣。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,这类收割一旦开始,就是在零和游戏里直接洗牌。

美国不是第一次玩这一套,无论是盟友还是所谓的战略伙伴,只要符合利益,都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被推下去。它的国家运行逻辑就是精准计算,不带情绪,连自己国内的族群都能牺牲,外部的盟友又能指望什么长期安全感?

眼下,以色列在台上还在全力冲刺,中东的战火让它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眼前的战线。但等它需要停下来喘口气时,就会发现台下的观众席上,有人已经在悄悄收起掌声,换上了算盘。届时,剧情怎么接,就看谁手里的本子更狠了。
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