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年1921年,周世钊接到好友毛泽东的邀请:“老周,跟我搞革命去,救国大业有奔头”!
周世钊摇摇头,笑着说:“老毛,救国的路子多,我选教育当枪使”。
毛没恼,拍拍他肩:“行,你有你的招”!
这拒绝,不是绝情,是周世钊对自己的执着。
老周这人是穷小子出身,小时候在湖南乡下,家里穷得揭不开锅。
1913年他16岁,刚小学毕业,愁学费没着落,街上一眼瞄见师范招生广告,还是免费的!
这下乐疯了,立马报名。
巧得很,毛也因没钱退了学,看到这广告,一前一后进了湖南师范。
俩人不熟,可住一个宿舍,半夜冷得没被盖,就挤一床被窝里聊救国大计。
毛说:“推翻旧制度,靠枪杆子”!
老周接话:“光枪不行,得教年轻人换脑袋”。
志向一合拍,成了无话不谈的死党。
白天自习在一块儿,毛当学生会头儿,周管文学,热乎劲不减。
毕业后,周世钊在长沙小学教书,毛没地儿住,跑来跟他挤。
冬天写稿冻成狗,老周又分半床被窝,让毛躲进来。
日子苦,可俩人聊救国劲儿没消停。
1921年,老周考上东南大学,毛兴奋来招他入伙:“革命队伍缺你这样人才”!
周世钊硬是没去。
他跟毛掏心窝:“老毛,枪能打江山,可教育能育新种。
我在学堂里播火种,一样救国”!
毛虽然有点失落,但没怪他。
这往后,毛南征北战闹革命,周世钊在教室一站多年。
1937年到1945年,老周教书不忘教学生爱国。
写信给毛,毛每次亲笔回,不假手秘书:“怕意思说不透啊”!
1949年新中国刚立,周在湖南当校长,惭愧写信:“老毛,我没上前线,像亏了国家”。
毛来信就吼他:“瞎扯!
教育育人,贡献大着呢——骏骨未凋啊”!
年底,毛特地安排老周来北京观礼。
见面老周哽咽:“恰同学少年……”毛接话:“还得指点江山呢”!
喝茶间,周问抗美援朝胜算,毛一顿分析,周听得服气。
老周回湖南继续教课,1955年毛邀他爬岳老山,老周爬着爬着写诗赞毛,毛回赠一篇。
1961年毛生日,周写信劝他保重,毛回了首《七律·答友人》。
一晃1976年,周病危,毛自己也病得不轻,赶派医生用专机去救。
可惜晚一步。
老周走了,遗嘱把那些年毛的信全上交。
同年毛离世。
63年风雨,老毛和老周的路分岔了,却从没割断情谊。
为啥?
就是真心换真心:毛懂周教书救国的分量,周敬毛革命拼命的血性。
时间打不碎这种朋友,只在时代洪流里立起标杆:各自的路,都为了国,这情谊才真铁打!
#图文打卡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