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 奥沙利文单场两杆147,逆转韦克林,决赛对战罗伯逊
新闻动态
奥沙利文单场两杆147,逆转韦克林,决赛对战罗伯逊
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0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64

说真的,看着奥沙利文在沙特大师赛半决赛上的表现,谁没一瞬间怀疑,这是人类能做到的事吗?

你想啊,凌晨结束的这场硬仗,火箭不是随便打打、耍耍帅就晋级的——他6比3掀翻状态爆棚的韦克林,躺进决赛,顺便还“顺手”轰出了两杆147,直接在斯诺克史上狠狠刻下了个人名号。

单场两轮147?斯诺克圈的朋友们怕不是要皱起眉头,一边喊“这是开挂吧”,一边憋着劲翻比赛录像。

说实话,单杠147这种神级操作,对于奥沙利文来说,已经不是新鲜事。

他职业生涯此前已经干过15次这种满分操作。

不过,这一次有点意思,两杆147还是在同一场,还是半决赛这种高压氛围下打出来的,是前无来者。

这记录摆在桌面上,是要让后来者顶着压力打比赛了吧。

要知道,这个记录之前鲜有人能触碰,单场两杆147很难,不只是技术问题,也是心理抗压能力的体现。

有点像小时候期末考,前一天说“稳了”,第二天下场,卷子还没发下来呢,你就心态炸掉了。

但奥沙利文不一样,表面超脱,心里计算得明明白白。

说到底,这不是简单地“天赋异禀”,更是一种经验历练和心态磨炼的结果。

聊聊赛程,火箭这一路其实真不算轻松:排名赛上赛季没啥气色,今年在上海大师赛也早早栽了跟头。

当时被凯伦·威尔逊3比6打趴下,粉丝们都皱眉头,“爷是不是该休息啦?”

这种状态下,奥沙利文能在沙特复活成这样,实话说把不少看走眼的人都啪啪打脸了。

沙特大师赛他是6号种子,头一轮直接送乔·奥康纳5-0温暖回家,次轮又拼掉常冰玉(6-5),四强对着死对头凯伦·威尔逊,6-5强势复仇有仇必报,一路杀进半决赛。

听起来像是剧情片里的大反转,一路坎坷,突然来了波超级暴击。

这次的对手韦克林也不是吃素的,淘汰了阿贾布、赵心童、霍金斯,气势汹汹地进半决赛。

场面一度就像武侠小说里,前面都是小兵过关斩将,最后来了大boss对决。

比赛打起来更是高能不断。

第一局,奥沙利文说干就干,上来就甩出单杆147,手感跟点灯一样亮。

时间一晃,7年了,上一杆147还得翻一页日历。

这一次,简直是“回忆杀”+“破纪录”二合一。

紧接着第二局火箭的小宇宙继续爆发,一杆142又让对方琢磨“这是要连续满分吗?”,比分瞬间变成2-0。

韦克林也不是摆设,第三局冷静了一阵,稳稳捞了70分,扳回一点面子。

可惜风头尚在,口气还没喘匀,奥沙利文第四局立马以一个单杆70回敬一刀,比分掐到3-1,半场结束。

稍作休息,两人吸吸氧气,再来两局。

第五局韦克林好像偷偷灌了能量饮料,单杆125分拿下,还没完,第六局又以84-26赢走,比分直接拉平成3-3,场下观众估计都开始紧张,“这场要爆冷门吗?”

不是所有比赛都按剧本走。

第七局,局势焦灼,气氛紧绷,奥沙利文再次站出来,黑科技般打出第二杆147。

全场沸腾,主持人估计都差点没憋住“这不是真的吧”,这是斯诺克新历史,白纸黑字记下来那种。

说白了,这一杆把对方人心气势打得七零八落,韦克林估计心里忍不住刷起弹幕:“哥,能不能给点活路?”

剩下两局火箭已经完全兴奋模式,单杆67和134,咣咣连敲两把,比分封死到6-3。

韦克林虽然努力拼搏,但谁也明白,遇上火箭今天这种状态,大概率就是“任你横刀跃马,我只一杆命中”。

比赛结束,新闻区里一片弹幕刷屏,各路解说员开始嚼舌头,“太强”,“人类极限”,“奥沙利文配得上传奇”……这种评价还真不是随口乱夸。

让人印象深刻的不只是技术,更是心态。

赛后采访里,奥沙利文整个人挺开心的,嘴角带笑,不禁感叹:“打得真的太好了。”

以前训练感觉总是很棒,但你在比赛想把同样状态拿出来,往往没那么容易。

这里关键不只是技术本身,还有临场的心态调整。

他说,昨晚和凯伦·威尔逊死磕时找到一个“专注点”,今晚延续这种感觉,才会有爆发。

大家都懂,关键不是如何练球,而是如何在比赛压力下真正“稳住自己”。

他还特别提了第二杆147里面难度大的那几个走位球,指出第15颗红球后的黑球,得小心绕过粉球才行,这种处理可不是靠一时冲动,得事先脑内模拟好多遍,最后也确实运气和精准都到位了。

别小看这些细节,顶级职业选手的竞技水平,经常就卡在这种一念之间。

上天、地狱,可能就是一记关键球的成败。

把视线拉到决赛,火箭将和尼尔·罗伯逊正面对抗,大家熟悉的“墨尔本机器”。

罗伯逊也不是纸糊的,他这次6比3淘汰黑马斯莱瑟,一路低调但实力爆棚。

两人对战,其实早就有一堆经典回合,彼此都算“老冤家”,见面要聊聊“你上回怎么赢我”那种桥段。

有意思的是,奥沙利文今年年纪渐长,自己也不避讳。

他承认,年岁上来了,和罗伯逊、凯伦·威尔逊、特鲁姆普甚至赵心童这些“小年轻”比,状态可能会慢慢下滑。

再厉害的选手也不能年年爆表,“躺赢”的年代肯定是过去了。

但他说话又很认清现实——这些年轻人将成为赛场主角,自己要争也是靠发挥出来的极致水平。

听起来有点坦然,又带点倔强。

谁能想到,赛场上最亮的星,已经是“老炮儿”了?

奖金也够亮眼,两杆147,光这项独立纪录外加赛事本身的单杆奖,火箭就收获了14.7万英镑,折合人民币也得百来万出头。

职业选手追逐的不只是荣誉,也是荷包和梦想都实现。

其实看这场比赛,许多人被震住的不只是分数,更是那种“又行又稳”的气质。

老将复出、状态逆转、技术巅峰交错,这才让斯诺克这么多年一直有人津津乐道。

哪怕你不是老球迷,随手刷个新闻,也会被这种竞技故事吸引住。

当然了,所有传奇的背后,肯定少不了竞争的残酷和时代变迁。

这场半决赛只是整个斯诺克圈一场很小的缩影。

强者不断挑战极限,新人一茬茬冲上来,老将不断证明“我还行”。

一场比赛,给所有观众和选手都上了一课:竞技体育没有永远的王者,但“王者归来”的故事,总是能点燃每个人心里的那一点火花。

相信不少人都会像我一样,一边感慨,一边还嘴上说“奥沙利文这老头还能跑多久?”

其实答案谁都不清楚,但只要他还能再来一场这样的表演,谁还敢说斯诺克的浪漫到头了?

再说了,生活就是这样,逆境里冲出来的亮点才最有意思。

等着看决赛吧,墨尔本机器遇上火箭,谁顶得住压力就谁笑到最后。

总归一句话,传奇不是自己说了算,也不是数据和奖金堆出来的。

是一次又一次在众目睽睽下,把“不可能”变成“有可能”的勇气,才让奥沙利文这个名字真的写在了斯诺克的历史长河里。

话说,你觉得火箭能过最后一关吗?

留下你的评论,咱们一起坐等决赛现场爆炸式剧情吧!

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,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