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1年,日本偷袭珍珠港时,美国人都震住了。到了2025年,日本再次出乎美国人意料,不过这回不是用飞机,而是靠“沉默”。
过去十年里,当全世界都被俄乌、中东、台海这些事搞得晕头转向,日本却默默无闻地搞定了一件大事:7艘准航母已经服役,舰载机的起降早就不再是“测试”,而是日常演练。
直到如今,美国才醒悟过来,那曾经的“伙伴”已经在暗中悄悄发生变化,变成了一个或许会脱离自己掌握的战略变量。
美国人一向挺自信啦,他们觉得只要日本宪法上还写着“专守防卫”,就不会对美国产生威胁的。
毕竟,几十年来,日本的军事动作感觉都在美国点头同意的范围之内。不过,他们却没想到一件事——宪法不用动,舰队却能偷偷升级。
据环球网说呀,去年年底,“加贺号”就已经搞定了F-35B起降的测试。这一事告诉我们啥?就是说这个所谓的“直升机驱逐舰”,实际上已经能全天候操作舰载机,具备了作战的本事。
更重要的是呢,日本目前已经拥有七艘这样的军舰,分别是两艘“出云级”、两艘“日向级”以及三艘“大隅级”。
这可不是瞎凑的,而是有条不紊地打造出一个航母的雏形。“出云级”早在2018年就开始动手升级,到了2021年已经完成第一次垂直起降的测试啦。
虽然“大隅级”现在还只是个“两栖运输舰”,但从接口预留和甲板布局来看,想改成轻型航母,基本上没啥难度。最奇怪的是,这些变动,几乎没人发现,悄咪咪地就这么准备着。
中国在南海搞基建的时候,西方的媒体天天都在喊“军事化”,可要是日本一艘接一艘地把“驱逐舰”改造成航母时,美国的媒体却一点声都没出,保持了相当诡异的沉默。
《外交政策》曾发表文章提醒:日本已经在组建“独立航母打击群”了,他们的目标,不再只是跟随美军行动,而是真正拥有自主作战的能力。
不少人还只觉得日本就是个岛国,可你知道吗?实际上,这个岛国的造船业早就焕发出全新的面貌了。
以长崎造船厂为例,2023年起短短两年内,已经下水了12艘顶级隐形护卫舰。这可不是随便的“批量生产”,而是采用模块化建造、自动焊接技术,再加上舰载系统提前预装,打造出这么一批现代化船只,简直就是工业界的一个奇迹。
每一艘战舰都提前预留了垂发系统的接口,不用多久几个月的时间,就能把“战斧”巡航导弹装进去,具备中远程的打击实力。
和“出云号”翻新花了18亿日元(大概1.2亿人民币)比起来,中国的航母计划虽然看起来规模挺大,但在花费方面未必能跟得上。至于美国的“福特级”航母,那就更贵了,动辄几百亿美元起步,建造时间也得八年左右。
日本的策略挺明确的:不打算建那种超级航母,而是想着搞一堆“够用”的轻型航母。
这“够用”可不是啥妥协,而是一种巧妙的战术考量。出云级加上F-35B那组合,虽然在排水量上比不过美中那些正统航母,但有人猜测,它在东海、台海、南海这些“近邻战场”内,已经能撑起战区制空优势了。
这可不是简单的防御,而是明摆着的区域拒止实力。
前阵子,网络上还出来一份五角大楼内部泄露的评估资料。
报告说,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实力已经赶超了英国皇家海军,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第二强的海军,只比中国稍落后一点。
要是真是这样的评估报告,那咱们可以大致猜到,日本的“独立作战能力”已经开始显露端倪,尤其是在数据链系统和情报支持方面,日本正努力摆脱对美军的依赖,迈出了不少步伐。
以前,美国总是习惯把日本当成“前线基地”,让它负责“第一岛链”的防守。不过如今,日本不仅要守住,还得敢于“反击出去”。
现在,日本不再满足于只受保护的角色,而梦想成为西太平洋的“第二领导者”。不过,在美国自己战略缩减、政局动荡、军费紧张的情况下,能不能继续稳稳掌控这个“前哨站”,还真是个悬念。
挺奇怪的,看到日本军力壮大了之后,中国的反应反倒比美国还显得泰然自若。
不是说中国不担心啦,而是他们自己有足够的底气。今年5月,“福建舰”已经进行了第八次海试,说明中国海军的实力确实增强了不少。
中国的海军造船实力已经差不多达到每年20万吨的水平,比日本高出十倍。
听说最新开始建造的004型核动力航母,预计到2030年就能服役,吨位超过10万吨,基本对得上美军的“福特级”。这也意味着,未来五年里,中国会从区域海军迈向世界级海军的大步跨越。
要说的话,日本虽然动作挺大,但受到资源、人口以及宪法这些限制,还是挺难推开啥大作为的。
中国看得很清楚:日本的军事成长虽然令人警觉,但它的上限也挺明确的。真正要提防的是,美国会不会哪天暗示或者甚至支持日本主动挑衅中国,想借此打破目前的地区战略格局。
对美国而言,日本的“野心”既算是战略上的资本,又可能变成隐形的威胁。扶持得太过头,怕会失控;抑制得过紧,又难以发挥作用。这种两难的境地,正好折射出美国目前“印太战略”里的最大尴尬点。
在日本的战略文化里,有个词叫“静默进攻”——不张扬,也不示弱,只是悄悄地为那一刻做好准备。
现在,这套战略思想已经展现在7艘准航母、12艘隐形护卫舰、82架F-35战机、三层导弹火力系统,以及一整套自主作战装备里边。
美国算是终于意识到问题了,不过是不是还来得及呢?至少目前,日本还没完全脱离影响;中国这边,还在坚持和平共处的立场。
要是将来某天,日本以“自卫”的名义先动手,而美国却没帮忙,甚至保持沉默,那东亚这场较量,可能比俄乌那边的局势还要复杂,想要平息也不那么容易。
这回,美国面对的不是那紧逼不放的俄罗斯,而是一个悄然行动,迅速装备的盟友。真正的敌人,未必是你经常警惕的对象,而是那个你一直以为还听话,实际上已经脱缰奔跑的马。